定值区数量的飙升是电力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反应,确保了电力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其中微机保护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多个定值区,这使得电网运行方式可以有多种变化。同时必须注意对继电工作来说定值区是不能允许出现错误的,所以必须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操作,同时以严格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定值区的正确性。并将调整的定值数据及时更改记录。 3.3 一般性检测 不论何种保护,一般性检查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一般性检测工作较为简单、琐碎,因为常被人们忽视一般性检测主要包含清洁、焊接点焊接、连接件紧固、机械特性等方面。清洁不合理容易引起机械温度过高,影响寿命;芯片、螺丝若未能紧固则可能造成重要安全隐患。 3.4 接地问题 继电保护中接地问题极其重要,接地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种:①保护屏的各装置机箱和屏柜等接地问题,必须将其接在屏内的铜排上②电压回路、电流的接地同样存在可靠性问题,如接地在端子箱,那么端子箱的接地可靠与否,这些都严重影响人身安全、设备安全。 4 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趋势 在输变电行业当中中,单片机控制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控制技术和电子信号方面,提高了控制与保护的精度、速度和范围,同时与计算机联网,构成无人值守的站点和系统化管理体系,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4.1 计算机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电保护与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化的发展能提高信息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并提高信息的存储量,方便管理人员及时调阅相关数据。 4.2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已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从而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将继电保护系统各主要设备与计算机网络相互联接起来,从而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 4.3 智能化 近些年来,继电保护系统中开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保护装置而言,智能化能够实时确保故障的准确识别,同时保证在较少或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可以迅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产生。 4.4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继电保护装置相联系,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对网络技术的运用,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电路无故障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下,分析电路运行的基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分析和调整,真正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保护、控制和数据通信的一体化。 5 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力成为社会的主要能源。现代电力系统是包含电能产生、输送、分配和用电环节的大系统,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随之提高,继电保护满足了这一需求。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继电保护技术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郭景林.论述电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及特点[J].科技与企业,2013(17). [2] 王冬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与维护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